簡單加工,花費幾分鐘,廚藝新手也能做出大廚口味。隨著預制菜產業的崛起,這個美好愿景正在成為現實。
特別是隨著《加快推進廣東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下稱“預制菜十條”)正式印發,廣東提出加快建設在全國乃至全球有影響力的預制菜產業高地。這為預制菜產業的發展再添一把“火”。
小小一盤預制菜,一頭是田頭,一頭是餐桌,串聯起千億級的藍海市場。作為超大城市,廣州年輕人眾多,正是預制菜的目標消費群體,未來將如何發力?
不久前,廣州市南沙區預制菜產業園(簡稱“預制菜產業園”)入選了2022年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推薦名單,而預制菜十條也提到推動打造廣州南沙預制菜進出口貿易區。其實,南沙已在預制菜領域布局近10年。面對新的機遇,預制菜產業園的建設,是廣州對于預制菜產業的一次新探索。
從商家到消費者
站上風口源于厚積薄發
“我們今年的目標是突破4億產值。”廣州尚好菜食品有限公司(下稱“尚好菜”)總經理雷英對于這一目標頗有信心,預制菜對她來說再熟悉不過,尚好菜早在2016年在南沙注冊成立,她已經在該賽道深耕多年。
春江水暖鴨先知。雷英表示,大眾對預制菜這一概念可能還挺新鮮,但預制菜在歐美、日本等市場早已流行多年,國內起步雖然相對較晚,其實預制菜在連鎖餐飲、街邊店等B端已經廣泛運用,體系已相對完備。
所謂預制菜,一般是指將各種食材配以輔料,加工制作為成品或半成品,經簡易處理即可食用的便捷風味菜品。所以,預制菜又稱3R食品,即“Readytocook,readytoheat,readytoeat”。
雷英介紹,過去商戶端一直是國內預制菜產業的主要市場,他們的合作伙伴就有大家樂、翠華餐廳等消費者熟悉的連鎖店,他們的產品也銷往很多高校、機關單位的食堂。但轉折點出現在2020年前后,該企業銷售額在這一年達1.8億元,2021年銷售額則達2.5億元,背后的驅動力是家庭消費市場的崛起。
“未來預制菜產業將有10年高速成長期,消費端制勝成為關鍵。”雷英說,一方面是傳統餐廳的租金、人力成本不斷提高,一方面生活節奏加快,預制菜節省時間、節約食材、分量合適、味道鮮明等優點,完美適配“懶人經濟”“宅經濟”下人們對食物的要求,而疫情更加速了預制菜的普及。從泡面到外賣到預制菜,也符合從吃得上到吃得飽再到吃得好消費升級大趨勢。
所以,預制菜并不是憑空產生,是在商戶端相對成熟后邁向消費端,是厚積薄發后從幕后走到前臺,讓人產生一下子“火”了的感覺。
預制菜產業也迎來新的發展期。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22年中國預制菜行業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預計未來中國預制菜市場將保持20%左右的增長率高速增長,2023年預制菜市場規模將達5165億元。
“南沙布局預制菜產業近10年。”南沙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王青峰表示,目前南沙區有一定規模的預制菜及關聯企業18家,其中年產值超億元企業2家、超千萬元企業9家。所以,預制菜產業園脫穎而出,其一大優勢就是早人一步的產業基礎。
借力現有資源是預制菜產業園的一大特點,其將采用“一區多園”的形式,實施主體共有5家企業,其中尚好菜正是其中一家。所以,預制菜產業園也不是從零開始打造,而是在南沙近10年布局的產業基礎上更進一步。
從農場到餐桌
抓住“微笑曲線”兩端
目前,預制菜產業園規劃面積1000畝,產業園擬投資2.13億元,經營覆蓋生豬養殖與屠宰加工、現代漁業、預制菜產品生產加工等領域,集科研、生產、物流、銷售一體化。值得注意的是,南沙區將打造以“生產+加工+研發+倉儲+物流+營銷+貿易”為模式的預制菜產業發展的全產業鏈體系。
盡管覆蓋預制菜整個產業鏈條,但南沙全力打造的預制菜產業園,其重點不在農業生產,而在“微笑曲線”的兩端。
“進來的是農業生產資料,出去的是高端食品和有機肥。”廣東揚翔風行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高海波表示,南沙立體化全產業鏈生豬養殖項目可實現從飼料、養殖、屠宰、商事商業一體化的智能化管理,從農場到餐桌、從訂單農業到消費終端24小時互聯網全程在線管理及追溯。
該項目的建設主體是廣州南沙揚翔風行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同時,該公司也是預制菜產業園的5家實施主體之一。南沙立體化全產業鏈生豬養殖項目也是預制菜產業園的重要基點。
高海波介紹,作為2021年廣東省重點建設項目之一,南沙立體化全產業鏈生豬養殖項目投資規模達16億元。該項目由飼料加工車間、生豬養殖樓、食品加工車間、環保處理中心等組成,可理解為“料養宰商”一體化,其中“養”和“商”是該項目的關鍵。
地處“寸土寸金”的超大城市,該項目采用了“樓房養豬”的形式節省土地資源。按照年出欄生豬35萬頭的生產規模,傳統養殖一般占地約2000—3000畝,而該項目用地140畝,其中豬舍樓及配套用地110畝,生豬養殖樓也是廣東目前樓層最高的豬舍。
此外,在科技賦能下,生豬養殖樓還將運用“豬臉識別”系統,通過人工智能對豬群進行單體豬只的身份識別、育種管理、豬場生產管理、豬群健康管理、生豬流通管理,實現數字化養豬。
“商”則實現了整個產業鏈產值的大幅提升。高海波介紹,該項目達產后,年出欄生豬35萬頭,生產豬肉可供預制菜產品約8萬噸,除了附加值大為增加,加入預制菜產業后,豬肉預制菜產品受“豬周期”波動的影響小,不僅能保障產值穩定,也能保證豬肉預制菜產品的穩定供應。
另一頭,是尚好菜在研發方面發力。雷英表示,目前該公司聘請米其林星級廚師為研發顧問,與華南農業大學共建實驗室,讓大廚出配方,讓博士產業化,為預制菜量身研發專屬配方和產業化模式,“輸出產品更要輸出標準”。
從灣區到全球
廣東預制菜帶去家鄉的味道
“我們的目標是將廣州預制菜輸送到全球市場。”雷英說,目前尚好菜的預制菜產品主要市場在大灣區,其中港澳市場反響良好。最近借助樸樸超市等即時配送購物平臺,全國市場也逐漸打開,下一步他們希望借助RCEP的政策紅利,東南亞國家是他們進軍全球市場的第一站。
雷英解釋說,廣府菜、潮汕菜等是尚好菜的特色,而海外華人華僑中祖籍來自廣東的眾多,預制菜出口能讓他們輕松享受“家鄉的味道”,市場廣闊。當初她選擇南沙就是看中該區的港口便捷和對外貿易的優勢。
除了預制菜產業基礎好,南沙是廣州市唯一的出海通道,憑借優越的區位、政策優勢,便捷交通網絡和深水港口碼頭等良好條件,為預制菜產業集聚和快速發展提供了基礎和動力。此外,預制菜十條也提到推動打造廣州南沙預制菜進出口貿易區。
預制菜產業鏈條是南沙創建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的重要產業抓手,南沙也多措并舉發力預制菜產業集群,先行先試、大膽探路。
王青峰透露,目前該區重點圍繞預制菜國際貿易的瓶頸問題,搭建支付、供應鏈、標準和政策體系的重大平臺,嘗試在南沙保稅區構建一個集糧食進口、加工、跨境電商、期貨為一體的預制菜國際進出口平臺。
今年1月17日,《南沙自貿片區對標RCEP、CPTPP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試點措施》對外發布,這是全國首個以RCEP、CPTPP雙協定為對標標的制定的自貿試驗區集成性創新舉措,進一步優化了口岸營商環境。
此外,不久前,南沙開發區口岸辦印發《廣州市南沙口岸2022年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工作措施》,該文件圍繞優化通關全鏈條全流程、降低進出口環節費用、提升口岸服務能力、改善跨境貿易整體服務環境等四個方面提出了29條措施。這進一步釋放了南沙的貿易流通能力,將助力南沙預制菜走向國際。
王青峰表示,南沙的探索總結來說,就是要形成“買全球、賣全球,聯中國、雙循環”的國際農產品大流通與“進低級、出高端,進產品、出技術,結鏈條、出標準”的灣區預制菜產業“雙格局”。預制菜產業園只是開始,探索預制菜產業還看未來。(南方日報記者傅鵬任燚)
簡單加工,花費幾分鐘,廚藝新手也能做出大廚口味。隨著預制菜產業的崛起,這個美好愿景正在成為現實。...
浙江藍特光學股份有限公司1701萬元、德和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000萬元、浙江德歐電氣技術股份有限公司4...
今年是新一輪四大建設的啟動之年。昨天上午,記者從市發改委了解到,我市將繼續著力提升大灣區競爭力、...
18日,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1~4月黑龍江省外貿進出口情況新聞發布會。今年前4個月,全省綜合保稅區進出...
海南日報記者5月15日從省商務廳獲悉,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海南與RCEP成員國在貿易、投資等方面的合作...